關于安全,每天都有人在說、在管,可就算是當事人,也不認為安全事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。就像一個有著幾十年資歷的老司機,他會在乎別人夸獎他的車技多一些,而當被提醒系好安全帶的時候,都不如某個路段的監控更有說服力,所以與其提醒他系好安全帶,不如告訴他:“你看,那兒有個監控。”
僥幸心理不能有
我們先說說“海因里希法則”吧,這是美國著名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提出的,這則法則說:“當一個企業有300個隱患或違章,必然要發生29起輕傷或故障,在這29起輕傷事故或故障當中,有一起重傷、死亡或重大事故。”這個法則是通過對55萬件機械事故分析后得到的結論。這之中有個很典型的案例,某機械師企圖用手把皮帶掛到正在旋的皮帶輪上,因未使用撥皮帶的桿,且站在搖晃的梯板上,又穿了一件寬大長袖的工作服,結果被皮帶輪絞入碾死。事故調查結果表明,他這種上皮帶的方法使用已有數年之久。查閱四年病志,發現他有33次手臂擦傷后治療處理記錄,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,結果還是導致死亡。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中,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排在第一位的,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就是麻痹僥幸心理在作怪,這就像酒駕一樣,沒有哪個喝酒開車的人會覺得自己會肇事,但是每個酒駕的人都是誠實的,因為他最明白自己在做一件錯誤的事,以至于被查到后,會用盡各種辦法百般抵賴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,對不安全行為就應該像查酒駕一樣去管理,不安全行為就是一條紅線,不能摸。誠實其實不可怕,最起碼在不清醒的情況下還知道自己在做一件鋌而走險的事,可怕的是在清醒的情況下,我們的作業人員不遵章守規肆意去觸碰安全這條紅線,還意識不到危險的存在。所有安全規章、制度都是通過實踐總結的精華,具有權威性和可操作性,違章冒險引發的事故具有偶然性,但也是必然的結果。
安全常識不能缺
常識,即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。那么不難理解安全常識,就是一般施工人員所應具備且能了解的安全知識。這需要安全管理人員長期的宣貫,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,掌握必備的逃生技能。在安全培訓中接觸過這樣一個案例:某單位在隧道進行電焊施工時,電焊火花掉落在襯砌臺車下部已經封端的防水板附近,引燃防水板發生火災,造成3人死亡。事故分析中,當事故發生時,隧道內有二十余名施工人員,大部分人員沿著隧道出口方向逃生,兩人因從襯砌臺車下來后迷失方向,走錯方向長時間吸入大量煙霧造成死亡。“他已經逃出來了,因為手機落里面,回去找結果沒出來。”第三個死者的工友說?,F場缺少能夠有效組織逃生的管理人員,隧道內沒有指示逃生方向的警示標志,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缺少安全培訓……生命已逝,所有亡羊補牢在家屬撕心裂肺的痛哭中顯得那么蒼白。在這起事故中,很多人對火災缺乏清醒的認識,火災中因為濃煙窒息造成死亡的人數是直接燒死者的4—5倍,大部分燒死也是因為濃煙窒息造成的。安全常識的缺失、現場安全管理的松散,是造成這起事故的主因。
“老好人”思想不能要
在安全管理過程中,罰的力度往往是大于獎勵的,獎罰力度的不均衡造成了安全管理人員缺乏積極性。“管得多了,說阻礙施工進度,管得少了,說不作為。”一些基層安全管理人員抱怨說。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在工程中共存,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。“現在的施工企業幾乎沒有不壓工期的。”廣東省建筑業協會會長梁劍明曾透露說。一些施工企業為了趕工期,片面追求“政績”,造成現場安全管理形同虛設,安全隱患隨處可見,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扭曲的“大局觀”屢見不鮮,“老好人”的思想普遍存在?!吨腥A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中明文規定: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,堅持安全發展,堅持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的方針;《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》規定,任意壓縮合理工期的,責令改正,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。足見,國家大的方針、政策在安全問題上立場是鮮明的。作為安全管理人員要樹立正確的“大局意識”,建立健全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獎罰機制,發現安全隱患要獎勵,整改不利要懲罰,安全問題要閉合?,F場安全管理,就要唱“黑臉”,做“包公”,不能當“老好人”。
安全管理,看似老生常談的事情,但是想要做好也不容易。這就像學語文,都懂都會但想考高分不容易,安全管理不但有客觀題,更需要主觀的能動性去管理。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、安全教育培訓的經?;?、現場施工標準化管理等等這些客觀題,一道都不能落,一道都不能錯;現場安全巡查、事故隱患發現、問題整改閉合等等這些主觀題也不能丟分。作為安全管理者,心中要始終堅信:安全事故不可預見,但可預防,只有這樣,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員,為企業的穩定和發展保駕護航。